奇亿娱乐

《亮剑》:楚云飞的副师长到底“香不香”?徒有虚名,毫无含金量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业务范围

你的位置:奇亿娱乐 > 业务范围 >

《亮剑》:楚云飞的副师长到底“香不香”?徒有虚名,毫无含金量

发布日期:2024-08-22 09:54    点击次数:131

电视剧不能当历史来看,但是一部好的电视剧却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、普及历史,《亮剑》之所以称为一部经典,就是因为剧中很多人物、片段都有历史原型。

《亮剑》有一集是这样演的,楚云飞给李云龙摆下了一桌“鸿门宴”,想胁迫李云龙和八路军独立团改旗易帜。楚云飞还抛出诱饵:晋绥军358团将扩编成师,他愿意把副师长的位置留给李云龙。

老李的革命立场还是十分坚定的,作为鄂豫皖出身的老红军,李云龙自然不会上当。有人会说:“副师长虽然只是一个师的二把手,但毕竟是师级干部,听起来要比独立团团长官大半格。”李云龙可是忍住了楚云飞的诱饵。

那么问题来了,晋绥军副师长这个位置到底“香不香”?

我们无须跟电视剧较真,重点还是借着《亮剑》的剧情跟真实历史对照,谈一下抗战中真实的晋绥军及八路军部队的编制及实力情况。

抗战前后,国民党军队的编制只能用一个乱字来形容,晋绥军亦然。

原本在北伐结束后,1929年南京政府通过《国军编遣委员会进行程序大纲》,规定全国陆军保留步兵不超过65个师,兵额80万人。甲种师三旅六团、乙种师二旅六团、丙种师二旅四团。

但由于中央军绝对实力并不占优,蒋介石为了大权不失,只能通过增加番号、给予地盘、封官进爵的方式瓦解和分化对手,到1930年底,国民党军队师的番号已经超过100个,远远超过当初65个师的规定。

1932年,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统一各师的编制办法,规定全国陆军分为48个军96个师,师采用二旅四团,即1929年的丙种师编制。晋绥军的番号为第32、33、34、35军,另设护路军、警备司令部、“剿匪”司令部等,共计56个团。

但因为“剿共”和各军事集团或明或暗地抵制,此番整编最后草草收场。1934年蒋介石提出了一个三团制“教导师”的设计,但“教导师”的编制也未得到推广。1936年、1937年,蒋介石又推出了一个“调整师”的新方案,具体为二旅四团或由师直辖三团,实际上各大军事集团均按照本部的兵力、财力自行编组,蒋介石的整军方案再次流产。

到全面抗战爆发时,中央军、晋绥军、川军、桂系军队的编制各有特色,各师辖团,有三、四、五、六团不等,有的师辖旅,有的师不辖旅。辖三师者为甲种军、辖二师者为乙种军。晋绥军的4个军都是辖二师的乙种军。

随着全面抗战的进行和各部队的消耗,以及为了便于作战指挥,国民党各军所辖师渐渐统一为三团制编制。

阎锡山

抗战时,蒋介石给了晋绥军4个集团军的番号,让阎锡山扩军,以示拉拢。

1938年国民党当局下达给山西军队的正式编制为150个团,但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番号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新军所占用。

到1940年前后《亮剑》中楚云飞这一角色登场时,晋绥军共有第19军、第23军、第33军、第34军、第43军、第61军、第83军和骑兵第1军共八个军,总计27个师。

(32军在商震带领下、35军在傅作义带领下脱离晋绥军编制,自行发展成一派。)

晋绥军编制这么大,人数有多少?

各种正规军、暂编军和其他杂七杂八名头的部队加在一起,总兵力只有十二三万人左右。这样合下来,晋绥军一个师只有四千多人。

很多人不敢相信一个师竟然只有四千多人,但对于晋绥军来说这就是一种稀松平常之师。

跟八路军相反,晋绥军不缺编制,缺的是兵员。国民党当局死死限制八路军的番号,可晋绥军的番号却充裕得很,属于典型的架子大、肉少。

蒋介石与阎锡山

阎锡山担任司令长官的第二战区,名义上管辖山西一省,但是实际上在晋南的中央军由第一战区管辖,北部和属于晋绥军地盘的绥远省由胡宗南的第八战区管辖,太原、临汾等城失守后,阎锡山率嫡系亲信退往陕西宜川,他的主力部队在晋西的山区,他实际控制的地盘全部人口加在一起不超过一百万。

阎锡山在抗战中期与中共搞了几次“摩擦”,中共方面顾全大局与阎锡山达成谅解。在晋西,双方以汾阳经离石至军渡的公路为界“划路而治”,以北为八路军活动区域,以南为晋绥军活动区域;在晋东南,以临汾至屯留的公路、平顺至磁县一线为界,八路军在北,晋绥军在南。

整个山西省,除了日伪军控制地区外,太行、太岳、吕梁等地有共产党八路军的根据地,晋东南十几个县被蒋介石的中央军实际控制。这样一来,阎锡山能控制的地方只有吉县、隰县、石楼等7个完整的县和汾阳、灵石、介休等十几个半沦陷区。

阎锡山这个“山西王”已经大打折扣,用一百万人养十二万兵,土地和财政已经达到极尽了。

与中共“划路而治”只是阎锡山偏安一隅的权宜之计,做了三十余年“土皇帝”的阎锡山无论从现实考虑还是为将来打算,都在时时刻刻做着扩充地盘的美梦,这个梦想随着抗战反攻阶段的临近而愈发强烈。

1944年之后,在国内外大局作用下,抗战形势日渐向好,阎锡山为了保证他对山西的掌控,并反击蒋介石趁机插手山西,继续饮鸩止渴,又来了一波扩军,这就是《亮剑》中楚云飞所说的“他的358团将扩编为师”。在这一背景下,晋绥军在抗战末期最后扩编为35个师。

为了养兵,阎锡山在他的控制区实行“田赋改征食粮”、“实物配给制”等所谓的“新经济政策”,推动兵农合一动员办法,编成兵农互助组5万多个,竭力维持总计20余万人的庞大部队和军政机构。

但由于粮食和军饷供应不足,部队逃亡现象严重,晋绥军一个连队的建制不过是六七十人,以至于晋绥军已经达到了“营盘无兵,无人打仗,部队已到瓦解境地”的局面。

晋绥军最后扩编的35个师,仅暂编师番号就有17个。什么是暂编师,就是“暂时编成”、“短期存在”,多数暂编师都是“打酱油”般的存在,暂编师的战斗力要逊于正常数字番号的XX师,甚至连新编XX师都比不上。

晋绥军的“师”到底是个什么成色,战斗力几何,由此就可见一斑。

按照《亮剑》中楚云飞的说辞,他的358团兵力近五千人,其实这只是一种剧情需要,为了表示国民党军队的“肥”和“兵强马壮”,以此来衬托八路军在敌后艰难抗战之不易。

事实上,如果358团真的有五千人之众,楚云飞的部队早就换上“暂编师”的牌号了,阎锡山又不缺番号。

再者,无论国民党的军队还是共产党的军队,部队兵力扩充到一定程度,是要分割的,否则从部队建制、日常管理、指挥作战上说,都是极不方便的。楚云飞358团的主力营“小两千人马”,在现实中是绝对不可能的。

那么李云龙做了副师长,又有什么好处?答案是没有。

在国民党军队里,参谋长的角色与美军的参谋长比较接近,属于一支部队里决策核心圈子的成员,很多重大的决定和决策都是询问参谋长的意见,副职一般不太管事。这一点,与中共军队里副职的地位不太一样,八路军、新四军里副职的权力要比参谋长要高,可以独立指挥部队作战,而参谋长更多履行“参谋的头”的职能。

八路军的团长去了国民党军队里当副师长,尤其是晋绥军这样的小型架子师里当副师长,基本没有啥指挥作战权力,这不是升官,是明升暗降。

我军历来重视团级部队建设,尤其是在抗战中后期,八路军各师、各军区、各军分区以下,都是以团作为基干部队,在执行主力部队地方化政策的前提下,八路军各团级部队远离师部、军区司令部,分散在各处独立发展,团长是一个作战区域内最高的军事指挥官,这种权力和责任非同小可。

而晋绥军乃至其他国民党军队,在整个抗战期间一直没有学会八路军这种分兵打游击的策略,一直绷着“正规军”的架子,部队大多是整军整师的活动,一个团并没有多少独立自主权,更何况是形影不离跟着师部一起行动的副师长呢。

那八路军一个团有多少人呢?这要分时期阶段来看。

最初八路军刚编成时,全军只有13个团(115师多了一个独立团),每个团都是名副其实的“红军团”,兵员充足、老兵很多,战斗素质过硬,平均每个团有2500人上下。

后来,八路军各团相继抽调一部分建制营、连分兵出去,扩建新部队,比如115师独立团发展成了晋察冀军区,685团发展成了苏鲁豫支队,772团发展成了太岳军区。

等到1940年时仅百团大战就出动了105个团,但随之而来的是每个团的人数的下降,大团有3营9连共两千余人,中等团有2营6连一千五百余人,小团只有4到6个连最多不超过一千人左右。

《亮剑》中的“独立团”,大致属于八路军三大主力师第一次分兵之后组建的“第二代”八路军,虽然不能跟早期的13个老八路团相比,但团、营、连级主官都是老红军,部队也有一些参加过土地革命和长征的老兵,部队军政素质还是十分优秀的。

等到八路军后期再建的新团,除了团长、政委等少部分军官以外,大部分都是抗战以后新参军的干部战士,缺乏战斗经验,这也是为什么《亮剑》里山本一木说1941年前后“八路军实力呈下降趋势”的原因。

等到1944年下半年至1945年上半年,抗战进入局部反攻时期,八路军各主力团又重新开始扩充,整训整编,主力团陆续恢复3营9连的建制,兵力恢复到2500人左右。以这些主力团为基础,我军组建了第一批野战纵队,比如李云龙的“老旅长”就把他麾下的主力团整合在一起,组成了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。

这样一比较,实打实的指挥两千多人,与跟着不入流的三四千人混,还是个“二把手”,到底谁更实惠,不言自明。

我军在抗战胜利后,迅速组建了正规兵团,部队更加精干充实,但晋绥军却依然毫无长进。1945年9月,晋绥军13个师向八路军进犯,妄图抢占解放区地盘,摘取抗战胜利果实,我军发起上党战役,全歼晋绥军13个师。全歼了13个师听起来战果很大,可事实上我军一共才消灭晋绥军3.5万人。晋绥军这13个师满打满算加在一起,出动时不过才3.8万人,平均一个师才三千人左右。

要是论名不副实的话,晋绥军简直是无限拉低了“师”这个部队建制的下限。

其实不仅是晋绥军,其他国民党军队除了蒋系的中央军以外,杂牌军的师在七八千人或者五六千人的比比皆是,因此大家切不要用国民党中央军甚至是“五大主力”的编制数来衡量晋绥军的部队,这样算起来就差太多了。

《亮剑》夸大楚云飞团的实力,那么演,很多时候是情节需要。

我们无须跟电视剧较真,但国民党用高官厚禄拉拢腐蚀共产党干部并不是没有先例,现实中就有“楚云飞”成功策反过八路军干部,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团长张绍东就曾经投敌叛变,一些谍报人员叛变后更给我军带来了巨大损失。

晋绥军的副师长虽然没啥嚼头,但至少可以衣食无忧,这比在八路军过苦日子肯定要舒服多了。

李云龙拒绝国民党高官厚禄的腐蚀拉拢,不愧是趟过三次草地的人,在大是大非面前,这就是心中有党。

我们借《亮剑》的剧情主要解读的是八路军敌后抗战之不易,以及无数个“李云龙”那样的八路军干部战士对党的忠诚,希望大家能看到重点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首页 | 关于奇亿娱乐 | 业务范围 | 最新动态 | 联系我们 |

Powered by 奇亿娱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